首頁 > 新聞頻道 > 省內 > 正文

國寶在遼寧(13)|銅鎏金木芯馬鐙:慕容馬鐙開啟“騎兵時代”!

來源:遼寧日報 2023-02-10 08:54:07 點擊:

讓文物說話,用遼寧文物講好遼寧故事,讓世界深入了解遼寧歷史、人文底蘊,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遼寧報刊傳媒集團(遼寧日報社)聯合推出大型全媒體策劃“國寶在遼寧”,以遼寧30件國寶級文物為主線,讓您和遼寧國寶面對面,為您講述凝固在文物上的歷史故事,揭開遼寧歷史與文化的神秘面紗,展現遼寧浩蕩千年的壯麗歲月。

賞國寶,品遼寧。

 

今天推出第十三期《銅鎏金木芯馬鐙:慕容馬鐙開啟“騎兵時代”!》。
 

名稱:銅鎏金木芯馬鐙
年代:十六國
材質:銅、桑木
出土地點:朝陽北票馮素弗墓
收藏單位:遼寧省博物館

1965年,遼寧省朝陽北票市西官營子鎮將軍山東麓,在北燕權臣馮素弗墓的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清理出近500件隨葬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雙馬鐙。
這是迄今為止有明確年代可考的雙馬鐙實物,也是中國乃至世界上較早的騎乘用的馬鐙實物。
鐙環以三棱體的桑木條揉成,木條兩端向上合成鐙柄,分襠處再填以三角形木楔。鐙環和柄的外表包釘了鎏金銅片,鐙環內側加釘了一層薄鐵片,上涂黑漆。
朝陽市學者周亞利表示,雖然中國最早的馬鐙雛形,見于西晉永寧二年長沙晉墓出土的陶俑,但那只是呈三角形的單鐙,供騎者上下馬蹬踏,上馬后就不使用了。
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騎乘用馬鐙實物,特別是金屬雙馬鐙,是在三世紀中葉至五世紀初的慕容鮮卑墓中發現的,距今約1700年。
遼西慕容鮮卑創制的金屬雙馬鐙,比歐洲年代最早的馬鐙早出300年。此后,這種馬鐙由黃河以北傳至長江以南,由遼東傳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又沿著草原絲綢之路,由中亞向西傳入歐洲。
馬鐙的發明,使騎兵的雙腳有了強勁的支撐點,騎在馬背上的人解放了雙手,可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還可以在馬背上左右大幅度擺動,完成左劈右砍的軍事動作。
馬鐙特別是金屬雙馬鐙的發明與創制,使騎兵一躍升級為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主力兵種,《大英百科全書》中這樣寫道:“讓人無比驚訝的是,人類騎兵時代的實現,居然是因為馬鐙的發明。”
英國科技史權威李約瑟博士贊譽道:“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主義的最后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主義一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毫不夸張地說,正是由古代中國鮮卑人發明、由崛起于遼西的慕容鮮卑改進的馬鐙,助推了中世紀的歐洲邁入“騎士時代”,促發了千年前翻天覆地的世界變革!
來源:遼寧日報
校對:田暢
監制:韓冰潔

分享到:0
頭條推薦
全市2023年新引進青年人才培訓班開班 全市防汛工作推進會暨防沙治沙工作會議召開 宋誠到鐵嶺縣開原市調研防汛減災工作時... 新聞綜述|牢牢把握戰略新機遇 共謀全... 筑牢防汛“安全網” 打好防汛“主動仗”
精彩視頻
2023年8月10日《鐵嶺新
城市內澇!這些防范知識
視覺焦點
在希望的田野上|清河區
經濟結構優化 內生動
專題推薦
  • 強國復興有我
  • 聚焦2023全國兩會
  •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特別報道
  • 頻道點擊月排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來館 中歐班列(沈陽)集結中心班列開行數量達 遼寧:紅色資源“活”起來(新時代新畫卷 全國知名民企助力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高端 探索“一棚一碼”、建設“植物工廠”,遼 鞍山:厚植高質量發展沃土 為經濟社會發 總額634億元民企投資項目在遼寧簽約 遼寧規范民辦職業培訓學校辦學行為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Copyright © 2005 - 2020 Tielingtv.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607182    遼ICP備:18017703號    遼公網安備 21120202000090號

    鐵嶺廣播電視臺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監督舉報熱線:024-77315033  舉報郵箱:tltvjubao@163.com  

    日朝亚洲一文字三级片|午夜亚洲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日本中文久久不射视频|午夜欧美A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