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遼北黑土地上冰雪逐漸消融,農民又開始忙活起來。春節剛過,本臺記者來到鐵嶺縣凡河鎮城南堡村,看到這里的農民已經開始買化肥、選種子,為備耕做準備。
凡河鎮城南堡村村民付忠,今年60多歲,家有400畝地,種玉米和水稻,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種糧大戶。去年他家收獲了40多萬斤糧食。今年春節前,他就早早買好了20多噸化肥,備戰春耕。春節后,村第一書記劉凱來到他家,和他交流保護性耕作的事,想在村里推廣付忠買的農資品種,讓更多農戶加入到黑土地保護隊伍中來。
鐵嶺縣凡河鎮城南堡村第一書記 劉凱:“像付忠這樣的種植大戶,村里還能有五六戶。然后通過咱們的政策宣傳還有政策引導,帶領這些村民多多保護黑土地,在秋收的時候,銷售環節我也會大力支持他們,帶領他們早日實現鄉村振興。”
離開付忠家,劉凱趕到村委會,召集村里的幾個種植大戶開會。大伙坐在一起,討論今年地怎么種,什么種子適合保護性耕作,需要多少免耕播種機。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劉凱告訴大家,以前所有種糧支出都要農民自己承擔,現在耕地有補貼,政府還幫承擔一部分耕地保險費用;蒉r政策越來越好,村里一定會積極推廣良種、良法、良技,帶領大伙多種地、種好地,多打糧。聽了劉書記的話,村民種地信心更足了。
鐵嶺縣凡河鎮城南堡村村民 付忠:“國家政策還好,國家這補貼那補貼的,現在趕上好時候了,就多干幾年。”
記者:王莉 張明龍
校對:田暢
監制:韓冰潔